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稀薄氧壓下原位生長銅薄膜的氧化程度研究
> 氟矽表麵活性劑(FSS)水溶液表麵張力、發泡力、乳化力測定(一)
> 芬蘭Kibron表麵張力測試儀跟蹤氯乙烯懸浮聚合中的表麵張力變化情況
> 表麵活性劑如何有效降低油水界麵張力
> 嗜熱鏈球菌發酵乳對全蛋液起泡性、pH、黏度、表麵張力的影響(一)
> 啤酒表麵張力與泡沫持久性關係的研究
> 射頻等離子分離提純的高成本高,如何解決
> 助劑對乙基多殺菌素藥液在杧果葉片潤濕鋪展行為、表麵張力的影響——結果與分析
> 牡蠣低分子肽LOPs雙重乳液製備、界麵性質檢測及消化吸收特性研究(四)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麵性質的影響規律(三)
推薦新聞Info
-
> 不同幹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麵張力的影響(三)
> 不同幹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麵張力的影響(二)
> 不同幹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麵張力的影響(一)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四)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三)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二)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一)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麵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麵張力(三)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麵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麵張力(二)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麵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麵張力(一)
不同PQAI溶液靜態/動態表麵張力變化及對脈動熱管性能影響(一)
來源:化學工程 瀏覽 554 次 發布時間:2025-04-25
摘要:研究了以含氟表麵活性劑水溶液為工質並經氧乙炔正火處理後脈動熱管的傳熱性能。首先,采用正火處理對脈動熱管的內表麵進行改性,由結果可知,正火處理後脈動熱管內表麵的潤濕性得到改善。將PQAI(全氟烷基季銨碘化物)表麵活性劑分散在去離子水中作為工質進行脈動熱管性能實驗研究。
實驗結果表明,加人少量的PQAI可以大大降低水的表麵張力(比水低77.7%)。當熱流密度在10—60W/cm²,沸騰傳熱係數提高5%—37%。將PQAI水溶液應用於具有可潤濕表麵的脈動熱管中,溫度脈動曲線與采用純水工質的脈動熱管相比,顯示出更小的振幅和更高的溫度波動穩定性。結果表明,在100W的加熱功率下,PQAI水溶液脈動熱管的熱阻與采用純水工質相比降低了20.8%。
近幾十年來,脈動熱管由於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以及優異的傳熱性能而被認為是一種在高熱流密度下工作的高效熱管理裝置。脈動熱管采用金屬毛細管彎曲形成蛇形結構,是一種新型的熱交換設備。由於管徑足夠小,液塞和汽塞會在表麵張力下間隔排列,並在管內隨機分布。在蒸發段,工作流體吸熱產生氣泡,氣泡迅速膨脹加壓,推動工作流體流向低溫冷凝段。在冷凝段,氣泡冷卻、收縮和破裂,壓力下降。由於兩段之間的壓差和相鄰管道之間的壓力不平衡,工作流體在蒸發段和冷凝段之間振蕩,從而實現傳熱。通過對脈動熱管不同工況下熱力性能進行研究,提出了提高其運行效率的方法包括幾何參數、運行參數和工質性質等。其中,增加內壁的潤濕性以提高脈動熱管的熱性能備受關注。
Qu等研究發現,當毛細管內表麵被包覆或被製造的有空腔或粗糙度時,啟動振蕩運動所需的過熱溫度和熱量降低,脈動熱管更容易啟動。Hao等研究了超親水和親水表麵對脈動熱管傳熱性能和液塞運動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在超親水和親水2種表麵的工況下,液塞運動都變得更加強烈,脈動熱管的整體傳熱性能提高。根據文獻可知,表麵潤濕性對脈動熱管的液塞運動和熱性能有很大影響。通過添加少量的表麵活性劑可以顯著降低工質的表麵張力。
此外,據報道,表麵活性劑溶液將增加氣泡脫離頻率和氣化核心密度,進一步有效地改善池沸騰傳熱。Patel等報道了表麵活性劑溶液對閉式脈動熱管運行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由於加人表麵活性劑新型工質的表麵張力較低,脈動熱管的毛細管阻力會降低,因此其熱性能優於使用純水工質的脈動熱管。Bastakoti等研究了表麵活性劑溶液對脈動熱管傳熱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脈動熱管的傳熱特性很大部分取決於表麵活性劑溶液的充灌率。表麵活性劑溶液在較低的充灌率和加熱功率下是有利於換熱。表麵活性劑溶液濃度在2kg/m時,脈熱管的最低熱阻為0.30K/W,低於純水型脈動熱管。
含氟表麵活性劑能夠在較低濃度下顯著降低基液的表麵張力,而不會影響黏度等其他性質的不良變化。本研究用銅毛細管彎曲製成脈動熱管,毛細管內壁經氧乙炔正火處理以改善潤濕性。
本文研究中,采用PQAI(全氟烷基季銨碘化物)表麵活性劑水溶液為工質,研究管內表麵改性和表麵活性劑溶液對脈動熱管性能強化的耦合作用。具體地,研究當充灌率保持為50%時,在不同加熱功率下分別使用去離子水和表麵活性劑溶液經正火處理脈動熱管的傳熱性能。
1實驗裝置
1.1氧乙炔正火處理
表麵對銅管進行氧乙炔正火處理。采用德國蔡司公司提供的LSM700型三維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測量,觀察處理前後的管內壁結構。圖1為未經處理的銅管內壁結構,內壁表麵有小的、多形狀的裂線和明顯的小凹坑,但總體上仍比較光滑。對比處理前、後兩個表麵,可以清楚地看到,經氧乙炔正火處理的銅管內壁結構與未經處理的銅管有很大的變化,管內壁正火後明顯粗糙,大部分壁麵被黑色晶體和溝穀紋覆蓋。
圖1脈動熱管的內壁麵結構
正火處理脈動熱管時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氧乙炔燃燒產生的主要產物是CO,和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這些物質會以氣態形式存在。采用能譜儀,型號為ESCALAB250XI,對銅表麵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其含有較高的Cu、O元素,表明其表麵附著的黑色物質應為銅的氧化物。
將去離子水滴在未處理和處理過的銅表麵上,研究氧乙炔正火處理表麵的潤濕性,采用POWE-REACHJC2000D1測量了液固靜態接觸角,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可見,未處理表麵和正火處理表麵的接觸角分別為88°和27°。氧乙炔正火處理表麵與未處理的銅表麵相比,接觸角減小,表明表麵潤濕性的提高。
圖2脈動熱管內壁的潤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