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模擬氧化對豬皮明膠乳化性能、界麵張力、Zeta電位的影響(一)
> 各種測量ILs汽化焓對比:表麵張力法、熱重法、簡單相加法、 基團貢獻法……(一)
> 改性環氧樹脂乳液型碳纖維上漿劑製備、表麵張力、黏度等性能測試(二)
> 液態Ag-O係表麵張力和表麵過剩量計算、氧氣壓力和溫度的預測模型——摘要、簡介
> 液體表麵張力對農藥效果的影響及關鍵作用
> 液體表麵張力係數的光學測量實驗裝置與方法
> 高鹽油藏下兩性/陰離子表麵活性劑協同獲得油水超低界麵張力的方法(二)
> 化學組成對無堿鋁硼矽OLED基板玻璃表麵張力的影響——摘要、實驗方法
> 怎麽算肥皂泡的表麵張力?
> 如何測量純淨水和矽油、純淨水和乙酸乙酯間的界麵張力
推薦新聞Info
-
> 鈉鉀離子濃度對礦井水和純水表麵張力、噴霧霧化特性的影響(三)
> 鈉鉀離子濃度對礦井水和純水表麵張力、噴霧霧化特性的影響(二)
> 鈉鉀離子濃度對礦井水和純水表麵張力、噴霧霧化特性的影響(一)
> Layzer模型與Zufiria模型研究界麵張力對Rayleigh-Taylor氣泡不穩定性的影響
> 深過冷Ni-15%Sn合金熔體表麵張力的實驗研究與應用前景
> 表麵張力在微孔曝氣法製備微氣泡中的核心作用——基於實驗研究的深度解析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製備、表麵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三)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製備、表麵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二)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製備、表麵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一)
> 黄色操逼美女91视频比普通電子天平“好”在哪?
以大豆為原料合成的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表麵活性劑表麵張力、乳化起泡潤濕性能測定(二)
來源:中國油脂 瀏覽 519 次 發布時間:2025-07-18
2結果與討論
2.1單因素試驗
2.1.1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對產率的影響
選取反應時間2 h、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1.5∶1、反應溫度35℃、pH 11,根據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對產物產率的影響趨勢,確定優化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的範圍,結果見圖1。
圖1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對產率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影響產率的總體趨勢是首先逐步提高,達到最大值後逐步下降,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為4∶1時產物產率最大。因此,選擇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3∶1~5∶1進行優化試驗。
2.1.2 pH對產率的影響
選取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4∶1、反應時間2 h、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1.5∶1、反應溫度35℃,根據pH對產物產率的影響趨勢,確定優化pH的範圍,結果見圖2。
圖2 pH對產率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pH影響產率的總體趨勢是首先逐步提高,達到最大值後逐步下降,pH為11時產物產率最大。因此,選擇pH 10~12進行優化試驗。
2.1.3反應溫度對產率的影響
選取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4∶1、反應時間2 h、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1.5∶1、pH 11,根據反應溫度對產物產率的影響趨勢,確定優化反應溫度的範圍,結果見圖3。
圖3反應溫度對產率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溫度逐步升高產物產率也逐步增大,在35℃時產物產率達到最大值,之後反應溫度再升高產物產率逐步下降。因此,選擇反應溫度30~40℃進行優化試驗。
2.1.4反應時間對產率的影響
選取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4∶1、pH 11、反應溫度35℃、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1.5∶1,根據反應時間對產物產率的影響趨勢,確定最適反應時間,結果見圖4。
由圖4可以看出,在反應時間0.5~2 h範圍內產物產率逐漸增大,之後隨反應時間延長,產率沒有明顯的變化。因此,反應時間2 h最適合大豆粕合成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
圖4反應時間對產率的影響
2.1.5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對產率的影響
選取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4∶1、pH 11、反應溫度35℃、反應時間2 h,根據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對產物產率的影響趨勢,確定優化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的範圍,結果見圖5。
圖5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對產率的影響
由圖5可以看出,隨著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的增加,產物產率逐步增加,丙酮的加入有利於產物產量的增加,當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達到1.5∶1後,產率隨著體積比增加不再有較明顯的提高。因此,選擇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1∶1~2∶1進行優化試驗。
2.2響應麵優化試驗
2.2.1響應麵試驗設計及結果
以單因素試驗為基礎,固定反應時間為2 h,以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產率為響應值(Y),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X1)、pH(X2)、反應溫度(X3)、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X4)為影響因素,根據Box-Behnken的試驗設計原理,通過SAS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確定最佳工藝。響應麵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響應麵試驗方案及結果見表2,回歸方程方差分析見表3。
表1響應麵試驗因素水平
表2響應麵試驗方案及結果
由表3可以看出,函數模型R2=99.19%,說明模型預測值和試驗值擬合度高,模型極顯著(Plt;0.000 1),方程預測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產率是可信的。X1(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X2(pH)、X3(反應溫度)、X4(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影響因素程度為X2gt;X1gt;X3gt;X4,
影響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除X1X3影響不顯著、X3X4影響顯著外,其餘交互項影響極顯著。
表3回歸方程方差分析
2.2.2驗證試驗
對經過響應麵試驗優化得到的數學回歸方程進行求極大值,得到X1為4.2∶1、X2為11.2、X3為36℃、X4為1.7∶1,產率最大值為91.02%。根據響應麵優化結果和綜合因素影響得到大豆粕合成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最優工藝條件為: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4.2∶1,pH 11.2,反應溫度36℃、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1.7∶1,反應時間2 h。在最優工藝條件下進行3次驗證試驗,得到產率分別為91.06%、91.07%、91.08%,平均值為91.07%,與模型預測值91.02%相差很小,同時證明得到的數學回歸擬合模型可信度很高。
2.3產品表麵活性性能
測定了以大豆粕為原料合成的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產物表麵活性性能,同時與陰離子表麵活性劑月桂酸鉀、十二烷基硫酸鈉表麵活性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4。
表4產物表麵活性性能對比
由表4可以看出,所得產物表麵活性性能優越,並且在一些方麵超過月桂酸鉀、十二烷基硫酸鈉。
3結論
本研究以影響大豆粕合成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產率因素的單因素試驗為基礎,利用SAS軟件,根據Box-Behnken的試驗設計原理,通過響應麵優化及對回歸方程方差分析,發現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pH、反應溫度、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對大豆粕合成N-椰子油酰基複合氨基酸產率都有極顯著影響。通過回歸數學模型得到最優工藝條件為:複合氨基酸溶液與椰油酰氯體積比4.2∶1,pH 11.2,反應溫度36℃,丙酮與複合氨基酸溶液體積比1.7∶1,反應時間2 h。在最優工藝條件下產率為91.07%,與模型預測值91.02%相差很小。與陰離子表麵活性劑月桂酸鉀、十二烷基硫酸鈉表麵活性性能進行了比較,所得產物表麵活性性能優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