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基於LB膜技術製備膠原蛋白肽覆層羥基磷灰石的新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
> 鋰電池隔膜粘接劑組合物稀釋液表麵張力測試及影響
> 最大氣泡壓力法表麵張力的測量原理
> 強紫外線輻射對減縮劑抑製水泥石幹縮變形效果研究(四)
> 各向異性表麵張力條件下定向凝固共晶生長形態穩定性(上)
> 表麵張力、XPS試驗研究DDA或TPA在鋰雲母表麵的吸附機理——試驗原料及研究方法
> 基於91视频下载安装等研究常用農藥和表麵活性劑在辣椒葉麵的潤濕能力——材料與方法
> 基於表麵張力係數等模擬液滴撞擊熱壁麵的動力學行為(一)
> 各種表麵活性劑性能大全
> 滴體積法分析TODGA/HNO3體係萃取La3+過程中界麵張力變化影響因素(一)
推薦新聞Info
-
> 利用91视频成人APP技術製備納米環組裝陣列,得到一種具有結構色的材料
> 覆蓋有疏水網的開放管道液體輸運穩定性研究(下)
> 覆蓋有疏水網的開放管道液體輸運穩定性研究(上)
> 水、常溫液態金屬等9種流體對液滴碰撞壁麵影響的數值研究(三)
> 水、常溫液態金屬等9種流體對液滴碰撞壁麵影響的數值研究(二)
> 水、常溫液態金屬等9種流體對液滴碰撞壁麵影響的數值研究(一)
> 彈簧秤測量水的表麵張力係數實驗裝置改進措施及效果
> 電暈對BOPP薄膜表麵張力、化學結構、元素組成的影響
> 半泡法測定液體表麵張力係數理論、實驗設計
> 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FPAA)合成方法及水溶液表麵張力測定
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FPAA)合成方法及水溶液表麵張力測定
來源:高分子學報 瀏覽 118 次 發布時間:2025-09-12
高分子聚電解質既不同於簡單的電解質,也不同於無離解基團的高聚物,表現出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其研究在理論上有重大的意義。同時,聚電解質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如在汙水處理、土壤改良、三次采油、鑽井液添加劑、製藥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在生命科學中,高分子聚電解質的研究對於正確理解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如蛋白質和脂類在生命體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聚丙烯酸(PAA)是研究較多的合成聚電解質,其分子鏈在水溶液中離解而帶有大量羧酸陰離子,Ishimuro等較詳細研究了PAA水溶液的表麵張力隨其離解度(PH值)及離子強度(NaCl濃度)的變化。根據含氟烴聚乙二醇的研究可知,全氟烴具有極強的憎水特性,當它作為長鏈分子的一個端基於水溶液中時,鏈端趨向於向空氣-水界麵的吸附,而長鏈則由於與溶劑水的相互作用而在水中形成尾形鏈構象。尤其在高表麵濃度時,形成十分特殊的刷狀高分子。從分子設計來看,若能合成出全氟烴端基聚丙烯酸,由於其端基的特殊結構,它將表現出完全不同於普通聚丙烯酸的界麵吸附行為。
本文報道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FPAA)的合成與表征方法,並測定了其水溶液的界麵張力。
1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的合成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應原理,全氟庚雙酰過氧化物可分解生成全氟庚烷自由基,從而引發丙烯酸聚合,反應方程式如下:
聚合反應是在溶劑CF_{2}CICF CI_{2}中進行的,大自由基將進行鏈轉移,單基或雙基終止反應,從而得出產物。反應步驟為在-17℃溫度下將50mL含有預定摩爾的全氟庚雙酰過氧化物的CF₂CICFCI₂溶液加入有氮氣保護裝置的反應器中,攪拌下加入已精製過的丙烯酸(密度1.0511g/mL),加熱並恒溫在45℃下反應10h,產物通過甲醇-乙酸乙酯溶劑體係重結晶並置真空烘箱中幹燥,稱重並計算產率(如表1)。
2紅外光譜測定
采用Nicolet FT-IR 20SXBLM紅外光譜儀,甲醇溶解製樣。所測樣品的紅外圖譜同聚丙烯酸標準圖譜比較(如圖1)。
3凝膠滲透色譜測產物的分子量
凝膠滲透色譜儀(柱為StyragelHR4E),四氫呋喃溶解製樣,五個樣品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4聚合物水溶液表麵張力測定
自製滴體積界麵張力儀,其方法和步驟見文獻。測量溫度30℃。
全氟庚雙酰過氧化物的熱分解屬於一級動力學反應,熱分解生成的全氟庚烷基自由基是一個非常活潑的自由基,可引發丙烯酸(AA)在較低溫度下聚合,但產率較低,如表1所示。GPC分子量測定結果(表2)表明,隨丙烯酸與全氟庚基摩爾比增加,產物分子量相應增加,在低摩爾比情況下,多分散指數約在2左右,而高摩爾比時,分子量分布更寬,其多分散指數高達5以上。
同標準聚丙烯酸紅外圖相比較(圖1中PAA),可以清楚看到FPAA樣品1,2具有1335cm⁻¹(CF₃),1213cm⁻¹(CF₂)特征吸收,證明所合成的變性聚丙烯酸確實含有極少量的全氟基團。
水溶液表麵張力測定結果表明,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水溶液具有相當強的表麵活性(如圖2),例如,樣品1在濃度大於0.05g/mL時,表麵張力可達17.6mN/m(30℃)與全氟庚酸的臨界膠束濃度(cmc約為8.9x10⁻³mol/L)時的表麵張力值(15.2mN/m)相近。根據Gibbs吸附等溫方程,即單位表麵吸附量Γ與其表麵張力γ隨濃度C的變化關係:
式中R是氣體常數,T是絕對溫度,采用溶液表麵張力對其對數濃度作圖可得出Gamma值,再由公式delta=1/left(N_0Gammaright)可以計算出cmc時每個分子在表麵上所占據的平均麵積delta(nm),其中N_0是阿弗加德羅常數,結果列於表3。
由表3可見,聚丙烯酸(分子量2.5x10⁵)在水溶液中界麵活性極低(數據引自文獻),每個PAA分子對空氣-水界麵的覆蓋十分鬆散,全氟庚酸分子所占約0.21nm²,接近全氟烷烴緊密排列的分子軸截麵積,而FPAA每個分子所占據的表麵麵積在0.32~0.46nm²之間,形成尾形鏈構象的刷狀結構。全氟端基的引入,顯著改變了PAA分子在界麵的構象,由於全氟烴的憎水特性,在水溶液中趨於向水空氣界麵的吸附,從而極大的提高了界麵活性,降低了界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