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表麵張力對液滴形變的影響規律
> 遼河油田原油的石油酸、石油堿組分萃取過程、結構表征及界麵張力測量——實驗部分
> 鹽水溶液中,磺酸型含氟表麵活性劑複合體係表、界麵張力和潤濕性研究(二)
> GA、WPI和T80複合乳液體係的脂肪消化動力學曲線、界麵張力變化(四)
> 中性聚合物鍵合劑(NPBA)與奧克托今(HMX)界麵張力測定及應用效果(三)
> 正己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正己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鈉水溶液平衡表麵張力、動態表麵張力測定(二)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製備、NO₂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上)
> 怎麽算肥皂泡的表麵張力?
> 氟碳-碳氫表麵活性劑複配體係表麵張力變化規律與影響因素
> 序列結構決定性能:深度解析陽離子聚丙烯酸酯浮選劑的構效關係及表征關鍵
推薦新聞Info
-
> Layzer模型與Zufiria模型研究界麵張力對Rayleigh-Taylor氣泡不穩定性的影響
> 深過冷Ni-15%Sn合金熔體表麵張力的實驗研究與應用前景
> 表麵張力在微孔曝氣法製備微氣泡中的核心作用——基於實驗研究的深度解析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製備、表麵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三)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製備、表麵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二)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製備、表麵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一)
> 黄色操逼美女91视频比普通電子天平“好”在哪?
> 界麵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製、應用潛力(四)
> 界麵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製、應用潛力(三)
> 界麵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製、應用潛力(二)
微流控器件結構對水/水微囊形成過程、界麵張力的影響規律(四)
來源: 瀏覽 1010 次 發布時間:2025-02-28
2.5水/水微囊的pH響應和可控釋放
所製備的水/水微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尺寸均一性及較高的包裹率和裝載率,是各種活性物質的理想載體,並且能夠對pH變化做出響應,實現可控釋放。如圖5(A)所示,水/水微囊的殼層是由二價鈣離子交聯的海藻酸鈉水凝膠組成,在酸性環境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但在堿性環境下海藻酸鈉水凝膠與二價鈣離子的結合能力變弱,交聯網絡被破壞,從而釋放內核活性物質。如果在溶液中加入檸檬酸鈉,二價鈣離子更傾向於與檸檬酸根結合,從而破壞交聯網絡,也可以溶解水/水微囊。如圖5(C)所示,水/水微囊的溶解速率隨pH的增大而提高。當水/水微囊的囊壁被溶解後,內核物質逐漸被釋放出來,展現出良好的pH響應性和可控釋放。
2.6平行放大微流控器件的水/水微囊的高通量製備
如圖6(A)和(B)所示,平行放大微流控器件采用梯形結構設計,微流控器件由一個主幹通道和多個分支通道組成,每個分支通道組成一個水/水微囊生成器。流體在微通道內的流動類似電流在電路中的傳輸,微通道兩端的壓力差(ΔP)類似電壓,微通道的流動阻力(R)類似電阻,類比微通道中流體的流量(Q)類似電流,且具有類似歐姆定律關係式Q=ΔP/R.在平行放大微流控器件中,每個微通道壓力差ΔP一致,但由於離總入口距離不同,每個微通道的流動阻力不同,第N個分支通道阻力為Ru+NRc(其中,Ru是分支通道流動阻力,NRc是N段主幹通道流動阻力Rc)。為了保證每個微囊生成器的流量一致,生成的微囊尺寸均一,需要保證主幹通道的流體均勻分配至每個分支通道,即NRc≪Rc,Q=ΔP/(Ru+NRc)≈ΔP/Ru.由於圓形微通道在層流狀態下的流動阻力為R∝μl/d4(其中,μ是流體的黏度;l是微通道的長度;d是微通道的直徑),由此可見,流動阻力主要受微通道直徑影響。計算分析表明,采用內相主幹通道直徑4 mm,分支通道直徑0.5 mm,保證NRc<0.01Ru,可實現各內相分支通道流量相同。以此類推,采用外相主幹通道直徑3.5 mm,分支通道直徑1.2 mm(由於外相分支通道采用同軸設計,分支通道橫截麵積實際有效直徑為0.4 mm)。
在確定平行放大微流控器件通道結構尺寸設計後,通過SolidWorks建立三維模型,並利用光固化3D打印機直接打印微流控器件。實驗表明,10個並排微流控通道均可以穩定生成水/水微囊,並且所生成的微囊具有較一致的尺寸大小和較均勻的分散性。綜合統計10個微流控通道形成的微囊分布,可以得到D=(2.75±0.10)mm.在10個平行微流控通道設計下,水/水微囊的產率可以達到0.5 kg/h,並可依據相同原理,進一步增加平行通道的數量,提高產率,實現尺寸均一水/水微囊的高通量製備。
3結論
采用玻璃毛細管設計同軸微流控器件,結合數值模擬優化和流動阻力分析,實現一步法高通量可控製備大小均勻、尺寸可控、壁厚可調、生物相容的水/水微囊。在實驗研究與數值模擬相結合下,揭示了器件結構、內相/外相流速、界麵張力、內相/外相黏度等參數對水/水微囊直徑、壁厚的影響規律,並實現了水/水微囊的可控製備。該方法製備水/水微囊具有器件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一步法成型、高通量、微囊尺寸均一可控、核殼結構穩定及無需後處理等優點。所製備的水/水微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尺寸均一性以及較高的包裹率和裝載率,是各種活性物質的理想載體,並且能夠對pH變化做出響應,實現可控釋放。最後通過微通道流動阻力分析,設計多通道平行放大微流控器件,實現了尺寸均勻可控水/水微囊的高通量製備,為水/水微囊在藥物遞送、醫學治療等領域的應用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